大连锻件加工常见问题解决:锻后变形、表面氧化、内部疏松的处理策略
* 来源: * 作者: admin * 发表时间: 2025-08-18 11:43:00 * 浏览: 8
大连锻件加工常见问题解决:锻后变形、表面氧化、内部疏松的处理策略
锻件加工中,锻后变形、表面氧化、内部疏松易导致产品报废,需结合问题成因制定科学处理策略,同时强化预防措施,降低质量风险。
大连锻件加工锻后变形多因冷却不均或应力释放引发。处理时需先分析变形类型:若为弯曲变形,可采用 “热矫正法”,将锻件加热至再结晶温度(碳钢 800-850℃、合金钢 850-900℃),用专用工装缓慢施压矫正,冷却时覆盖保温棉,避免温差过大二次变形;若为尺寸收缩变形,需根据材质收缩率(不锈钢 2.5%-3%、碳钢 1.5%-2%)补加工余量,变形超公差时通过数控铣削修正关键尺寸。预防需优化冷却工艺,采用阶梯式冷却(先空冷至 600℃,再缓冷至室温),并在锻后及时进行去应力退火。
表面氧化源于加热时金属与空气接触,形成氧化皮影响精度。轻度氧化(氧化皮厚度<0.5mm)可通过喷砂处理去除,选用 80-120 目石英砂,压力控制在 0.4-0.6MPa,避免损伤锻件表面;重度氧化(厚度>1mm)需先酸洗(盐酸浓度 15%-20%,温度 40-50℃),再用清水冲洗并钝化处理。预防可在加热炉内通入惰性气体(如氮气)隔绝空气,或在锻件表面涂覆高温抗氧化涂料,减少氧化反应。
大连锻件加工内部疏松多因锻压不足或补缩不良导致,影响力学性能。轻微疏松可通过 “等温锻压” 二次加工,在恒温(碳钢 1050-1100℃)下施加保压压力(30-50MPa),压实内部空隙;严重疏松需报废重锻,避免流入下游工序。预防需控制锻压参数,确保终锻温度(碳钢≥800℃、合金钢≥850℃)与变形量(单次变形率 25%-35%)达标,对厚壁锻件设置工艺补缩段,保证金属液充分填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