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11-86409584       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jasmine@dlaotepu.cn    sales@dlaotepu.cn

新闻分类

新闻中心

大连锻造加工后热处理工艺:退火、正火对锻件性能的影响

* 来源: * 作者: admin * 发表时间: 2025-09-28 10:39:26 * 浏览: 7

大连锻造加工后热处理工艺:退火、正火对锻件性能的影响

锻造加工后,锻件内部易残留应力、组织不均,需通过退火或正火处理优化性能,为后续加工或使用奠定基础。两种工艺虽均以加热、保温、冷却为核心步骤,但参数控制差异显著,对锻件性能的影响也各有侧重。

大连锻造加工退火工艺以 “低温慢冷” 为特点,通常将锻件加热至 Ac3(亚共析钢)或 Ac1(过共析钢)以上 20-30℃,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冷。该工艺能有效消除锻件内部的残余应力 —— 缓冷过程中原子缓慢扩散,应力逐步释放,避免后续加工时出现变形或开裂。同时,退火可细化晶粒,将锻造时因高温形成的粗大晶粒转化为均匀细小的组织,使锻件硬度降低(如 45 钢退火后硬度约 180-220HB),塑性与韧性提升,更易进行切削加工。此外,过共析钢经球化退火后,可将网状渗碳体转化为球状,改善材料切削性能与后续淬火质量,适合作为高碳工具钢锻件的预处理工艺。


15270677784646329.jpg


正火工艺则强调 “高温快冷”,加热温度与退火相近,但保温后需在空气中冷却(冷却速度快于退火)。较快的冷却速度抑制了晶粒长大,使锻件获得更细小的珠光体组织,硬度略高于退火件(45 钢正火后硬度约 200-250HB),强度与耐磨性提升,同时仍保持一定韧性。正火能均匀锻件组织,尤其适用于中低碳钢锻件,可消除锻造后的组织偏析,为后续淬火回火工艺提供均匀的原始组织。此外,对于受力不大的结构件,正火可作为热处理,直接满足使用时的强度要求,简化生产流程。

大连锻造加工需根据锻件材质与使用需求选择工艺:需降低硬度、便于加工或消除应力时,优先选退火;需提升强度、均匀组织,或作为中低碳钢热处理时,正火更为适配。合理运用两种工艺,可更大化发挥锻件材料性能,保障产品可靠性。